改善电压质量的措施
(1)提高用户的功率因素:电网内各生产用户的自然功率因素过低,向电网吸取的无功功率就得增加,势必使发电多发无功来达到平衡,就会影响有功的输出,减少供电能力。同时因无功远距离输送也增加损耗。为此,供电管理部门一定要对电网生产用户进行力率考核,实行力率调整电价,通过电价杠杆作用,使用户采取技术措施,提高功率因素。用户功率因素提高,向电网吸取的无功减少,造成电压损失也减少,从而改善用户受点端的电压质量。
(2)集中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:如某一电网在35Kv变电所10Kv母
安装1800Kvar补偿电容器,进行集中补偿,使电网功率因素提高到0.9以上,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,并改善电网电压质量。电容补偿分为并联补偿和串联补偿。并联补偿为了提高功率因素,可采用集中补偿和用户个别分散补偿,或者两者相结合进行。串联补偿为了改变线路参数,减少电压损失,提高线路末端电压,改善电压质量。
(3)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:电网线路导线的截面,按线路输送容量、经济电流密度进行选择,并进行 强度、发热、电压损失的校验。使电压损失符合标准,提高用户端电压,改善电压质量。
(4)实行“移峰填谷”,提高负荷率:只有落实负荷调整措施,并采取行政、技术、经济等手段,强制实行移峰填谷提高负荷率,这也是改善电压质量的方法。
(5)重视电网的维护检修:在三相四线供电的电网中,通常采用中性线、避雷器接地线、变压器外壳连在一起接地方式。当配变处于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,会产生中性点位移,发生电压畸变。负荷小的一相其相电压升高,而负载重的一相其相电压下降。为此,应重视电网中性线的检查维护,使之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下运行,提高供电可靠性,改善电压质量。
(6)配点采用小容量密布点:在电网内对于较大居民区,用电量较多的供电,可采用配变小容量密布点的方案。该方法可缩短的供电半径,减少电压损失。因此建设这种集约型供电网络效益明显,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。